野生虫草产业链上的利润被谁赚了?
最近,云南大学和京都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对书松村(云南省德钦县)野生虫草采集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展开了研究 [1]。研究者希望,明晰野生虫草采集产业的利润结构,有利于未来制定更好的产业政策,以保护虫草开采的可持续性。
研究人员的分析显示,对于一根大规格的虫草,采集人员(collector),乡村交易商(village-based trader),区域交易商(local trader),以及批发商(wholesaler)获得的利润分别为 7.5 元,1.5 元,5.25-6.75 元,以及 5.25 元。就全年净利润而言,采集人员每年人均利润约为 1-2 万元,乡村交易商,区域交易商,以及批发商每年平均利润约为 2-4.5 万元,15-25 万元,以及 50-60 万元。
多项研究显示,野生虫草采集是当地社区,特别是采集人员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,占全年收入的比例甚至高达 60% 以上。此外,研究人员认为,中间交易商并没有获得超过合理限度的利润,他们的存在是整个产业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。
这些年来,受到经济增长(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强力增长,以及中产阶层的快速扩大),消费者对野生虫草的需求日益增长,引发了公众对野生虫草采集可持续性的担忧。研究人员希望,明晰产业的利润分配构成有助于合适政策的制定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这项研究 [1] 调查样本较小,有较强的地区特性,我们依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分析野生虫草采集产业。
另一方面,5GH 团队发现,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存在大量出售野生虫草的账户。他们大多未能出示法律规定的采集证,不排除是非法采集。这些非法采集对于虫草产业的占比和影响,也是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方向。
Reference